疫情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信贷风险之剖析与应对(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信贷风险之剖析与应对(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疫情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信贷风险之剖析与应对(全文完整)

 

 45财税与金融引 言2020 年疫情下,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及影响,银行业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信贷风险,关系着金融业,甚至关系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疫情的好转,尽管大部分行业都逐渐复工复产,但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疫情反复,目前我国银行业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1 疫情给银行业带来的信贷风险1.1 企业贷款收回困难2020 年年初,受疫情特殊的传播力影响,各行各业复工遭受到制约,几乎全国处于停工停产状态,企业经营异常,资金无法回流,还款压力增大,涉及企业范围之广,远超过2003 年非典时期。由于众多贷款客户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冲击,进而导致银行业的企业贷款收回困难,不仅仅体现在中小微企业层面,而且众多的大型企业亦出现无法按时付息,甚至贷款无法归还的情形。本文通过收集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从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的年报数据,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变化趋势明显且一致,都从 2020 年 3月起不断上升,且变动幅度较大。该统计表明受疫情影响,各银行的贷款收回困难加大,严重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鉴于上述状况,在这一特殊疫情时期发放新贷款,增加了银行业发放贷款的风险,因此,在放贷前不仅需要银行相关调查人员进行更详尽、更客观、更严谨的调查与分析,而且需要相关审查人员做出更审慎的判断与结论。1.2 贷后管理危机重重面对突发风险事件,银行业的贷后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疫情对其贷款客户或部分贷款客户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本次疫情,对医药医疗相关行业以外的客户都造成了重大影响。延迟复工复产,人员隔离的影响,采购影响,生产影响,销售影响,物流影响,收款影响,都给企业带来损失。疫情前期,针对上述情况,银行必须尽快进行突发风险事件的贷后管理,及时掌握企业状态、资金流状况以及实际还款能力的变化状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自身的损失,否则原本隐形的风险会变成实际的逾期甚至不良风险,严重危害银行的资产质量。2 疫情下信贷风险的结构特征疫情影响下,全国性的企业复工复产受到限制,直到2020 年 3 月初,根据银行业对贷款客户的统计,大部分企业才逐渐实现完全复工或部分复工。2.1 行业特征在行业特征方面,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表示,本次疫情的爆发,从短期来看,对需求造成冲击,特别是由于在时间上与春节叠加,导致餐饮、旅游、商业等行业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而春节之后的延期开工又对工业、房地产以及农业带来了较大影响。A 银行�对“预计无法收回贷款本息情况”的数据统计显示,受此疫情影响,一季度预计无法收回贷款本息的客户数量显著上升,并且涉及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等。2.2 企业规模特征相比“非典”期间的数据,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受此次疫情影响,涉及范围更广,大中型企业亦受到了严重影响。通过对 A 银行相关数据的初步统计与分析,发现预计无法收回贷款本息的企业范围涉及大中小微企业,且数据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涉及金额越大,银行预计损失金额越大。3 疫情下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3.1 外部因素3.1.1 国内国际相关政治因素疫情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信贷风险之剖析与应对 ■ 宋泾溧(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河东支行)摘 要:

 当前疫情下,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及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受到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受到

 制约,最终导致众多企业面临着资金流危机甚至生存危机。与此同时,银行业则面临着严重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贷款收回困难,贷款逾期比例增加,以及贷后管理危机重重等。本文旨在揭示疫情给银行业带来的信贷风险及其结构特征,并剖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应对策略,为银行业今后的稳健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

 疫情;银行业;信贷风险。

 。. .。

 。

 46财税与金融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延长 2020 年春节假期的通知以来,全国企业复工复产受到限制,企业被迫停工停产,无法产生营业收入,资金回流受阻,可能导致一些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进而增加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尽管我国政府对疫情进行了良好的控制,但是国际社会上其他国家的疫情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1.2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降疫情期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保监会”)及各地分局引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竭尽全力加大对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进行信贷支持。2020 年 2 月20 日,根据央行网站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年期LPR 为 4.05%,五年期以上 LPR 为 4.75%,比上一期分别下降 10BP 和 5BP。2020 年 4 月 20 日,央行 LPR 报价,一年期LPR 利率 3.85%,五年期 LPR 利率为 4.65%,LPR 利率进一步降低。上述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有助于促进企业活力的重现,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压缩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弥补信贷风险损失的空间,变相增加了银行业的信贷风险。3.1.3 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的政策落实疫情以来,为了支持我国企业复工复产,中国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政策,各银行在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身的信贷风险,例如《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银发【2020】122 号)。该政策要求对于 2020 年年底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按照“应延尽延”要求,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因此,各银行在执行该政策“延迟还本付息”的同时,不仅延迟了银行贷款收回的时间,并且会增加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3.2 内部因素3.2.1 用信审核基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营管理工作,各大银行都出台了特殊时期的工作指示和相关信贷支持政策。在保障银行基本的信贷要求基础上,重点支持防疫客户,并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优化业务办理条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例如:客户授用信业务流程可采用直批方式,属于报备范围的,可不再报备。银行政策简化了审批流程及管理要求,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贷款总额,但另一方面却增加了银行的放贷风险,只有采取可行的强有力的风控措施才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其带来的信用风险。3.2.2 贷后管理疫情期间,虽然各银行要求客户经理坚持做好各项贷后管理工作,但是受疫情影响,现实中存在众多企业无法进行现场检查与核实,因而只能通过非现场检查的方式(电话沟通)进行检查,了解客户贷后生产经营情况。虽然在贷后管理流程上或信贷系统上做到了合规性,但是贷后管理的实效与现场检查相比较而言相差很大,因此,也给银行业埋下了诸多的风险因素。4 应对策略4.1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疫情是一场长久战,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面对面接触,银行业非常有必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按照互联网化、数据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思路,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支持抗击疫情和复产复工、助力“六稳”和“六保”,数字化转型对服务实体经济、提升经营管理质效、保障基础金融服务不间断运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4.2 充分利用互联网交流工具随着疫情的发生,使得网络直播、腾讯会议等新型的互联网交流工具变得越发流行。根据网络数据统计,2020 年 3月,我国网民的整体规模为 9.04 亿,而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达 5.60 亿,相比 2018 年底增长 1.63 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占全体网民近三成。网络直播同时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视讯方式进行网上现场直播,可以将产品展示、背景介绍、相关会议、方案测评、对话访谈、网上调查、在线培训等内容现场发布到互联网上。各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方式,推销自己的金融产品,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加强金融产品的推广效果。4.3 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各银行应该聚焦企业应对疫情的融资需求变化,进而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即银行要根据中小微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和特点,设计相应合理的融资期限,科学合理审批贷款额度,使得贷款期限和额度尽量与企业资金周转需要相匹配。同时,各银行机构要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充分考虑疫情期间的特殊需求,对相关企业提供专属的金融产品,提高融资的精准度,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4.4 全面提高银行员工职业素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有人才、技术、信息、资源作为支撑,其中人才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疫情的挑战,各银行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各类岗位的员工培训,来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银行全员素质的提高,来保证授信、用信以及贷后等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从而降低银行员工的操作风险,同时间接减少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此外,各银行还应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和尽职免责等相关制度。总的来说,疫情下的各银行机构应认清当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控制信贷风险和促使经济恢复的同时,争取“化危为机”,把握时机,改革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参考文献[1] 李汀 . 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的规范化经营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0(04):127-131. [2] 孙茂林 , 王树恩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 [J].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5):168-171. [3] 丁玲 . 内控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D]. 西南财经大学 ,2017.。

 。. .。

 。

推荐访问:疫情期间银行营销案例 疫情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信贷风险之剖析与应对 疫情 银行业 剖析